更新时间: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
近年来,公共管理部门在行政履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信用信息,但散落在不同部门,难以发挥合力。为此,意见提出,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功能,统一归集各领域信用信息。定期开展归集共享质效评估。研究加强区块链等技术在信用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保障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商业合同信息、产业链信息、交易信息等共享水平。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琪介绍,《条例》的制定,统筹协调石寨山大遗址保护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打通遗址保护利用的难点,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切实加强遗址保护利用和保护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让遗址保护利用更深层次地融入乡村振兴,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
上海3月31日电 (李姝徵 高志苗)截至3月31日,沪市百余家“A+H”股(同时在中国境内A股市场与香港港股市场挂牌的股票)公司2024年年报收官,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成绩单”: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3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与2023年基本持平;实现净利润3.12万亿元,同比增长9.56%。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要害在耕地。我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的主要原因是耕地紧约束,同时还存在耕地质量不高与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为此,必须确保“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耕地质量提升是提高粮食单产的主要因素,把永久基本农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以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非常重要。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改造治理也是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举措。保护和利用好耕地,要坚决杜绝耕地“非粮化”,必须对违法占用耕地“零容忍”。保护和利用耕地,还要让耕地休养生息。轮作休耕是“藏粮于地”战略实现的有效途径,通过轮作休耕,可以尽快恢复土壤肥力,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国家集中垦造耕地定向用于特定项目和地区以落实占补平衡机制,不断探索耕地占补平衡的新途径。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